大会邀请了20余位体重管理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做了学术报告和专题演讲,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韩婷教授针对《减重代谢手术的减重机制研究进展》作了精彩分享。

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加病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着诱发其他疾病的一种状态,称为肥胖症。病因包括:
1、遗传因素(40%-70%):影响皮下脂肪厚度及内脏脂肪组织,特别是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显著。
2、饮食、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食物热量摄入过多,长期超过机体的消耗量;另一方面,体力活动过少,脂肪常常堆积在腹部与臀部。
3、神经、内分泌因素: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食欲中枢,在调节饥饿感和饱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我国肥胖定义为体质指数BMI≥28kg/m2,同时采用腰围评判腹部脂肪的分布,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定义为成人中心性肥胖。

2016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了《肥胖症综合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全面介绍了超重及肥胖相关并发症减重及临床治疗目标。

减重代谢手术的适应症
1、体重指数≥37kg/m2 ,无合并症或无严重相关风险的患者,可行减重手术。
2、体重指数≥32 kg/m2 ,至少合并 1 个严重的肥胖相关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胃食管反流病、支气管哮喘、严重尿失禁、严重关节炎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可考虑行减重手术治疗。
3、体重指数28~32 kg/m2 ,合并2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亦可接受减重手术,但目前该方面的证据有限。
4、不考虑体重指数而仅为控制血糖、血脂或减 少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而行减重手术的证据不足。
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限制摄入性手术、兼顾限制摄入及减少吸收的胃转流手术、减少吸收手术、新型减重代谢手术。

减重代谢手术机制
1、减少能量摄入
2、肽酪氨酸、胰高血糖素样肽-1 、瘦素等激素水平在术后发生变化
3、减重代谢手术后胆汁酸浓度显著增加、白色脂肪褐化为棕色脂肪
4、手术本身或手术所带来的益处可以调节肠道微菌群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5、机体炎症状态发生改变,改善代谢状态,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减肥手术的营养管理
减肥手术患者的术前管理应包含营养宣教、纠正进食、营养评定和营养干预、术前减重。术后的营养管理一般分为4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术后1-2天)、第二阶段(术后3天-离院饮食)、第三阶段(术后10-14天)、第四阶段(维持饮食阶段、此时体重基本稳定)。

减重手术后相关并发症
此外,还应注意减重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吞咽困难和(或)呕吐、骨质疏松骨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排便习惯改变、肾结石、胆结石、抑郁症、倾倒综合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cnhfa.org.cn,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